刚进入7月又收到一封在原公司时收到过的客户询盘,是关于 A 产品下属的一个细分产品。这个客户印象也比较深刻,因为他们需要的不是常规件,所以当时公司做着有困难,而且价格奇高,客户看到报价之后直接回绝了,说比他们现在供应商的价格贵太多!
我心想这对我绝对是一个很好的机会啊,因为之前公司不是专门做这种产品的,技术设备都跟不上。现在自己出来了完全可以找专业的供应商来做,这样价格上肯定会有优势。不过为了保险起见,我还是跟现有的供应商沟通了一下,果真他们不愿意做,所以也只能找新供应商了。
因为之前并没有找这类产品的供应商,这种产品也不是常规产品,现找的话可能得花点儿时间,而且新供应商一般配合度都不高,这样的话等要到报价再报过去给客户,估计黄花菜都凉了。所以直接跟客户说我们不是专业做这种产品的,我们做的话可能时间上会有点长,重点是成本会很高,价格你们肯定接受不了,如果你们不介意的话,我们可以帮你们找找专业的供应商。
客户回复了三个字:o.k. please try.
既然客户说没问题,那就开始找。话说这种产品真的不太好找,百度、1688翻了个遍也才找到两个看着比较靠谱的,怪不得几年过去了客户还没找到合适的供应商。其中一个加了QQ,发消息过去直接无视我,PASS 掉。另外一个,一开始直接跟我说做不了,但我明明在网站上看到他们有类似的产品。于是把网站上的产品截图给他看,他说这个和我要的不太一样。在我的争取下,对方同意看一下图纸,晚上报价给我。
但一直等到第二天才等来对方的报价,就是一串简单的数字,不过这个也可以理解,但是最关键的是他说价格上会有10%的浮动,原因是因为图纸太多了,没时间细看,也就报个大概。但是这个浮动的幅度是不是也有点大呢,我该怎么报价给客户呢,报的高了客户直接跑了,报的低了,一个弄不好自己就赔了。后边有几个图纸上的小细节再三跟他确认,他都斩钉截铁的说没问题,但是他连图纸都没仔细看,让我怎么能放心呢,图纸上稍微一个小细节的改动,报价又是一个天差地别。
我心里隐隐有些不放心,但是他给的报价看着确实还是有些优势的,所以准备再去找找看有没有更合适的供应商,把这个先作为备选。这次我去了阿里国际站,各种关键词搜索,各种翻,终于让我翻到了一个青岛的供应商,找到他们的官网看了一下,感觉还挺专业的。于是按照网站上留的信息,打了电话给 J。说明这个电话的意图之后,J 的表现很有礼貌,很得体,也很专业。挂完电话,设置了一个 purchase@ 的企业邮箱,发了邮件给他,并附上了图纸和要求。
很快我收到了 J 的邮件,说我所提供的图纸就是他们生产的系列,并根据图纸报出了相应的价格。价格我简单看了一下,比另外一家供应商高了一些,但是从服务态度,专业度上来说,我还是更倾向于后者。
有了两份报价之后,我开始给客户核算 FOB 价格,其中涉及到退税,因为之前上班的时候并没有机会接触到退税的东西,出来 SOHO 之后询盘的货值也都不大,而且我的利润加的也还可以,所以退税就是按照自己的想法随便算的,反正也差不了多少。这次的询盘我大概算了一下,货值还是挺大的,我准备认真算一下退税。因为之前不太懂,总以为 退税=供应商提供的出厂价×出口退税率,比如工厂给我的出厂价是 RMB100/pc,退税率 17%,最后 退税=100×17%=17(元)。
但当我认真研究了一番之后,发现原来自己是大错特错了,退税根本不是这么算的。事实上 退税=供应商提供的出厂含税价÷(1+增值税率)×出口退税率,比如工厂给我的出厂价是 RMB100/pc,含税加10个点,增值税率17%,退税率17%,那么最终退税的正确算法应该是 退税=[100×(1+10%)]÷(1+17%)×17%=15.98(元),这么看来其实还是差不少的。具体的其实也很好理解,工厂给你的出厂含税价是110元,换种说法也就是说他们开出的17个点的增值税发票的票面金额是110元,反推过来税务部门认定的出厂不含税价应当为110÷(1+17%)=94.02(元),当然发票上的单价显示也会是94.02元,最终的退税金额就会是94.02×17%=15.98(元)。
退税的事情解决好之后,因为这款产品比较小众,所以加的利润稍微多一些,然后把核算好的 FOB 价格报给了客户……
相关阅读:
2017年9月11日 下午2:27 沙发
不错。是这么算。
2017年9月11日 下午5:52 1层
@samli 哈哈,网站开始建了吗?